2025年第五期中文图书推荐
2025-08-27
书名:碳中和目标下多能融合战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8863702
价格:168.00
内容简介:我国能源各分系统相对独立,存在系统壁垒,难以“合并同类项”,导致能源系统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效率不高。缺乏能联系不同能源种类、打破系统壁垒的关键技术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本书基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战略研究成果和科技研发进展,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多种能源之间互补融合的“多能融合”理念和技术框架;阐释了多能融合“四主线、四平台”内涵;分析了多能融合关键技术清单及各平台技术的专利导航情况;提出了典型区域开展多能融合示范的系统方案;通过能源系统模型,量化评估了碳中和目标下多能融合战略实施的效果,提出了加速进多能融合战略的政策建议。
书名:“双碳”目标下汽车制造行业的全球变革及应对策略研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90511
价格:78.00
内容简介:本书聚焦汽车制造业,因其是高耗能部门,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其转型对上下游产业均有正面影响,并被视为循环经济的关键。新能源汽车等技术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尽管中国与欧美存在差距,但低碳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赶超机遇。本书旨在深入分析汽车制造业低碳转型策略,探索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通过分析汽车业价值链各环节低碳转型模式与策略,为绿色制造提供认知基础;并归纳各类企业低碳发展策略,强调科技研发、核心技术创新、全周期零碳进程、产业链优化及减碳服务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供了实践指导。
书名:未来碳中和与人类能源第一主角
出版社: 中国人民出版社
ISBN:9787300307350
价格:99.00
内容简介:2020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本书就是一部碳中和时代关于新能源的梦想、探索与道路之书。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怎样聚合技术、市场和政策三者的力量?书中从气候经济、光伏能源与人类世界出发,分析了实现“零碳”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光伏能源的技术突破、市场前景和政策路径,指出:在可靠性、低成本和可持续的平衡中,光伏能源显示出它作为第一主角的明显优势。
本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碳中和行动指南,为行业发展、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安全保障等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呈现了新能源领军企业通威集团的鲜活案例,对于关注经济发展和中国未来的读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书名:碳中和之路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ISBN:9787511155054
价格:60.00
内容简介:《碳中和之路》对碳中和的发展、内涵、机理、意义等各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以往研究中较为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形成对碳中和及相关概念的系统性的完整综述。同时对中国碳中和的实际操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中国碳中和行动的各方面的优势和困难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层面针对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该书不仅包含了对能源和技术方面的分析,还将碳金融等投资工具纳入碳中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创新性地将国际新流行的ESG投资理念融入碳中和的体系。目前,国外资本市场已将气候变化广泛纳入ESG投资范畴,中国企业也正在积极践行ESG投资,让ESG理念成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碳中和之路》可作为碳中和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书名:面向双碳目标的五大科技领域态势报告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3507292
价格:68.00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重要成果之一,聚集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电网等“双碳”相关科技前沿热点领域,基于专利、论文数据的深度分析,结合政策研读,对各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政策、科技研发与成果、地区竞争与合作、机构实力与排名、研发热点与趋势、未来展望与前景进行了深度分析,多角度描述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可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与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
书名: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重大问题分析. 2023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74575
价格:298.00
内容简介: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受我国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社会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能源电力“双碳”之路充满挑战且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需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双碳”道路和能源发展的重大要求,将能源发展客观规律与中国具体国情紧密联系起来,将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经济社会亟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谋划,实现立足全局的战略层面多目标动态平衡优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之路。
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为“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阐述中国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道路及电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内涵和特征的解读;第2章为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不同阶段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形态和关键阶段性特征,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源强国、新发展格局下的作用,剖析“双碳”路径下减排与发展、安全、成本,整体与局部,宏观和微观等若干协调统筹关系;第3章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图谱展望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在整体技术体系图谱分析基础上,结合发展形势选取长时储能、氢能、输电技术,详细分析“双碳”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标下技术发展历程、价值及路线图;第4章为新型电力系统产业演化分析,评估产业链发展形态和转型升级适应性,分别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内部、外部在提质降碳、延长链长、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产业自身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5章为展望,结合能源安全新战略迈入新阶段等形势判断“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未来。
书名: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基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74842
价格:138.00
内容简介:本书将系统讲授实现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所需的基础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我国“双碳”目标提出的科学和时代背景、碳减排计划和预期气候效应、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源核算、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核算、中国“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以及甲烷和氧化亚氮两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源汇特征和核算方法。
书名:“双碳”目标下中国国土空间发展路径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87866
价格:118.00
内容简介: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利用决策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愈发突显。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下,温控目标、资源效率成为衡量国土空间利用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将其作为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参数、变量估计的基础,开展产业用地供给侧视角的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及碳排放社会代价评估及人类福祉提升路径分析。本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是均衡、低碳发展追求的实证目标,也可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研究和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书名:碳中和的关键问题与颠覆性技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21096
价格:140.00
内容简介:本书由倪维斗院士做序,胡志宇主编,收录了王中林、刘科等30多位院士专家的力作,所介绍的新能源技术方向都是国际前沿研究热点。本书可作为碳中和通识课程和新能源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广大读者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专业科普书籍。
书名:碳中和 :工业产品优化设计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23507292
价格:148.00
内容简介:工业产品优化设计是实现制造业碳中和目标的必要环节,是促进产品设计先进方法与企业管理、企业装备配置相匹配的重要方法,对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共为8章:资源、环境问题与碳中和,制造业碳中和规划,碳中和与工业产品优化设计理论,服务碳中和的工业产品生产优化设计企业管理模型,服务于碳中和的工业产品设计框架,服务于碳中和的工业产品设计建模,工业产品目标设计因子提取与目标量化研究,服务于碳中和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本书对工业产品设计服务碳中和实现的系统规划理论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可作为政府、研究机构指导本地工业产品发展升级及促进碳中和实现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与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以供从事产品低碳设计、生产工艺设计、车间管理、产品质量升级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参考。
书名: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 202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33692
价格:228.00
内容简介: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部署下,切实找准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主环节和发力点,是地区“双碳”工作部署的题中之义和长期重点。作为《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系列的第三本年度报告,本书从我国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政策、2023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省市表现、地方加快碳中和相关工作的成效与亮点三大方面,系统整理并归纳分析了中央和地方在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出台的碳中和政策举措与成效亮点,并从地方低碳发展能力的视角研究了各地区推进碳中和的现实基础与发展条件。本书是笔者研究、理解碳中和问题的阶段性成果,希望能够为碳中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对碳中和问题与政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思路与方法,也希望本书可以为广大政策制定者提供价值参考,有效服务“双碳”事业的纵深发展。
书名:碳达峰碳中和导论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57646
价格:55.00
内容简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面向“双碳”目标,基于“双碳”人才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的要求,在对我国“双碳”目标政策法律法规解读的基础上,重点对碳循环与碳减排的科学基础、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及其碳排放、碳排放的主要工业源及其控制、碳汇建设对碳中和的作用、碳捕集、碳存储和利用以及碳排放核算与管理、碳市场与碳交易及碳资产与碳金融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本书包含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所要求掌握的“双碳”基本知识和技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具有实用性、案例性、精练性、新颖性等特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双碳”教育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双碳”从业人员的自学和参考用书。
书名:碳达峰碳中和简明行动指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ISBN:9787511153340
价格:89.00
内容简介: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深刻系统的社会变革。
《碳达峰碳中和简明行动指南》深入浅出,全面介绍了“双碳”的概念、背景、工作基础,更重要的是基于实践,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节能降碳等维度提出了落地的解决方案。
书名:中国能源展望2060 :能源产业迈向碳达峰碳中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58941
价格:168.00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构建中国能源系统预测优化模型,分13个行业对全国和各行业的终端能源消费量及消费结构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能源转化过程的精确模拟实现了中长期内全国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仿真,并统筹能源供应安全和“双碳”目标,通过超结构优化模型实现了一次能源的供给结构优化计算,给出了面向碳中和的全国一次能源多情景供需平衡方案。基于系列量化结果,本书围绕能源行业近中期“先立”过程和中远期“立破”接续,提出了2030年和2035年能源发展预测、2050年和2060年能源发展展望等中长期发展图景,凝练形成中国特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战略路径,总结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能源之路的发展特点,凝练出未来可能对能源系统具有颠覆性、重塑性的十大前沿技术,并提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共识与倡议。
书名:中国能源展望2060 :能源产业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90729
价格:268.00
内容简介:本书面向“双碳”目标和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聚焦2030年、2035年、2050年和2060年这四个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中国能源系统预测优化模型对全国终端能源和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并统筹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运用中国能源系统预测优化模型对全国能源供给进行了超结构优化仿真。基于模型系列量化结果,本书围绕能源行业近中期“先立”过程形成了2030年与2035年中国能源发展预测篇,围绕能源行业中远期“立破”接续形成了2050年和2060年中国能源发展展望篇。在此基础上本书分别针对煤炭、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氢能、储能、CCUS等八个产业的近中期和中长期发展趋势形成了研究专篇。最后,凝练形成切合中国实际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战略路径,总结提出能源产业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
书名:碳中和与数字新经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22910239
价格:58.00
内容简介: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方兴未艾,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让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同时发力,协同助力碳中和。政府应完善平台建设,如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进生态资产数字化、完善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等。企业应从自身出发积极参与,如尽力减少自身的碳排放、率先实现自身的碳中和、参与森林碳汇建设、为碳减排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等。在政企协同方面也应有作为,如开展大数据中心和5G基站节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智慧办公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书名:碳中和经济学 :理论方法与应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63068
价格:198.00
内容简介:我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既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了大国担当,也是适应高质量经济增长转型的内在需求的体现。因此,发展碳中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深化低碳经济政策研究,是从科学层面支撑碳中和实现的重要举措。本书立足于新形势下我国碳中和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集成系统优化理论为基础,揭示了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响应关系及气候-经济损失函数的未来动力学,从时间尺度上考察了短中期碳达峰目标与中长期碳中和目标间的复杂过渡关系,从空间尺度上分析了国家、区域和行业多个层面应对碳中和经济转型挑战的政策选择和可行策略,从目标实现难度、技术选择、政策协同等多个维度系统评估了很优的能源投资、气候减排及适应政策,以迈向碳中和为基调,为从经济视角研究碳中和实现的机理、挑战和政策提供方法论支撑,为国家推动碳中和实现的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本书适合在绿色低碳经济、能源资源管理等领域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相关人员和学者阅读。
书名:碳中和导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39343
价格:48.00
内容简介:本书以“绿色”为主线,重点强调绿色思维与绿色理念。从太阳光、光合作用、能源、能量出发,阐述了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对能源、能量与碳循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从管理、技术、经济、工程应用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碳中和的实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首先,介绍了“双碳”目标的发展现状、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其次,重点阐述了降碳、零碳、负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并介绍了典型工程应用案例;最后,对碳中和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进行了论述。 本书内容丰富、设计新颖,采用主册与副册相结合的新型教材设计模式,力争实现因材施教,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本书既可作为碳中和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学生的先导课程教材,又可作为非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干部培训的教科书,还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参考。
书名:碳排放与环境资源法律制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50218
价格:59.00
内容简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2020年,我国提出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环境资源法律制度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保障。本书以“双碳”目标为视角,对我国环境资源法基本原理和制度、环境资源法主要内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突出与“双碳”相关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内容,包括促进减污降碳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碳税及碳市场法律制度、提升碳中和能力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增进能源资源结构性优化的能源法律制度,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国际公约与国际合作等内容。
本书立足于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具体内容和立法动态,配套典型案例和习题,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材。
附 件 |